导入数据...
研究动态7: (转光明网)文化融合中的佛像之源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9日
  查看:390
  来源:

来源:北京日报2019-07-17 10:44

作者:陈为

       即便未曾听闻过“犍陀罗”三个字,初次得见犍陀罗造像时,亦会为其集高度写实与东方色彩于一体的形态所震撼。汇合了东西方文明元素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其美学精神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源泉之一。

  正在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见相非相——犍陀罗佛像艺术特展》,精选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等机构珍藏的99件艺术珍品,它们既反映了犍陀罗佛像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题材,也能让观众直观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佛陀坐像 公元2世纪

  佛三尊像 公元3-4世纪

  佛陀头像 公元3-4世纪

  双重寻觅:时间与空间

  犍陀罗的梵文之意为“芳香之地”,其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带,核心地区是白沙瓦——玄奘《大唐西域记》里所说的“弗楼沙”,往西是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和贝格拉姆地区,再往西北便是世人熟知的巴米扬大佛。

  自公元前5至4世纪起,这里就由波斯帝国统治。此后,先后有希腊、安息、贵霜等强劲势力角逐其间。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对新征服的西北印度地区实行分封建制,将此地纳入自己的疆域。伴随着一系列军事行动,他还将希腊化艺术形式与当地佛教思想相结合,使得犍陀罗艺术具备了印度与希腊两种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

  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古印度文化在这里天衣无缝地互鉴融汇之后,又传播至东亚,进而成为异彩纷呈的世界性文化。其重要性与佛教造像艺术渊源颇深,虽然学界对到底哪里最早出现佛像尚存争议,但犍陀罗艺术当之无愧是佛教造像艺术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就拿不少人比较熟悉的佛陀像来说,其头顶肉髻隆起,身着通肩式的袈裟,由于借鉴了古罗马神话中阿波罗的形象,故而身形魁梧挺拔。以至于人们惊叹:东方佛像却长了一副欧洲面孔。

  犍陀罗风格佛造像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公元3世纪传至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凿有龟兹石窟群;之后又传至敦煌,再沿黄河流域东传。公元4世纪,犍陀罗艺术后期的佛造像文化传至青齐地区,产生了精美的青州样式佛造像。后因避战乱而迁徙南下的青齐士民,将佛造像之风气带入金陵地区(编者注:即南京)。此后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颇大,成就了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西合璧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

  走近造像:特征与题材

  在佛教产生的最初五六百年间是没有佛像的,原始佛教艺术中常以莲花、莲座、菩提树或佛足印来表示佛的存在。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最初佛像乃从印度民间的鬼神雕像转化而来﹐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制作又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其早期造像以石板浮雕为主,中期则石板浮雕和圆雕造像并存,晚期继续流行石质造像,泥塑造像大量出现。

  犍陀罗造像人物面部西方化特征明显,靠近白沙瓦的古犍陀罗中心地区更是如此。人物大都鼻梁高耸,眼窝较深,口鼻处留八字形胡须,头顶波浪形卷发,身着V字领通肩袈裟,衣褶流畅,高度写实。展览中的一尊公元2世纪的佛陀坐像,希腊式卷发,深目高鼻,庄严肃穆的神态不失为犍陀罗造像中的经典之作。

  历史上的犍陀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欧大陆的贸易中转站、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置身人类文明交汇融合的十字路口,它吸收了多样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表现技法。犍陀罗艺术的一大特征便在于其艺术自由化和开放性。犍陀罗造像人体表现手法写实,其立像的双腿普遍呈动态姿势,一腿膝部弯曲,一腿直立承重,这是古希腊、罗马雕塑中塑造人体重心平衡的典型姿态。在犍陀罗佛教艺术中,不难看出不同文明因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佛陀庄严、贤明、仁慈的形象,有希腊美男子的风度,又带有本地社会生活的痕迹,甚至可能蕴含来自西亚的宗教传统。

  犍陀罗造像题材除了极具特色的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外,还在于其不局限于佛教的内容。如梵天、帝释天、吉祥天女原本是印度教中的神灵。还有诸多来自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祇,譬如犍陀罗艺术中的阿特拉斯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擎天神,经由本地工匠改造后,经常带有双翼,身体健壮。

  源头活水:传播与入华

  古印度时期的犍陀罗一直是丝绸之路的要冲,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载了犍陀罗国那些残破衰亡的佛教遗址。建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便明显可见犍陀罗风格的影子,可以说,犍陀罗佛像艺术是我国佛造像的源头。然而在国内馆藏中,犍陀罗艺术的实物藏品却少之又少。

  梳理相关典籍可知,犍陀罗艺术发展成熟之后,开始由印度西北部向周边地区传播,向西至阿富汗东、中部地区,如后期犍陀罗艺术的巨制——著名的巴米扬石窟;向东北,则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此后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如大同云冈石窟造像,便明显带有犍陀罗艺术古朴刚健的风格气息。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有一尊十六国时期的金铜坐佛,这尊可能出土于河北的造像,其波浪纹的发缕,V字形衣领,厚重的衣褶,魁梧的身躯,无不与犍陀罗造像造型相似,气韵相通。佛陀双肩有燃起的火焰,更是犍陀罗造像中乐于表现的题材。

  可以说,在中国的佛教艺术中,无论寺庙还是石窟,多以佛教造像为核心,它们与佛教建筑、壁画、雕刻等一道,共同构成既神秘又厚重的视觉语汇。(陈为)


                         

                                                                                                                                                                                    [ 责编:崔益明 ]

                   


 

【编辑:管理员】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