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巴命运共同体:双边学术视角下的追寻、探索和展望 ——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共同举办“中巴建交70周年网络学术会议”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8日
  查看:984
  来源:

5月26日下午,由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和巴基斯坦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线上线下、两校同步“中巴建交70周年网络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1.jpg

会议第1场  四川师范大学线下情景


2.png

会议第1场  四川师范大学线下情景



四川师范大学出席和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副校长张海东、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黄桂平、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吕京教授和副院长李荣教授、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修光敏和研究人员苟林、四川师范大学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安高乐、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勇、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部分教师和研究人员等;巴方出席和参加会议的有,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穆克什·哈特瓦尼博士(Dr. Mukesh Khatwani)、 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沙伯博士(Dr. Talat Shabbir)、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前中央联合秘书巴亚泽德·布哈努拉·卡西先生(Bayazeed Burhanullah Kasi)、信德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伊什拉特·阿夫尚·阿巴斯博士(Dr.Ishrat Afshan Abbasi)、旁泽普大学在读博士生索尼亚·纳西卜(Zoonia Naseeb)、伊斯兰堡奎德阿萨姆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研究所助理教授赛义德·艾哈迈德·里德(Saeed Ahmed Rid)博士、福尔曼基督教大学和拉合尔大学政治学系在读博士生泽山·赛义夫·查达尔(Zeeshan Saif Chadhar),拉合尔旁遮普大学博士生贾拉勒·博希尔(Jalal Bohier)等。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东北大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联合培养的中国博士生马征、旁遮普大学中国博士生张雪培等。

自202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70年来,中巴两国同世界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中国和巴基斯坦成为了铁兄弟、好邻居,这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在中巴关系发展方面,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共同建构了特别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为了纪念中巴建交70周年,也为了从学术角度深入研究这一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和巴基斯坦信德省大学共同举办了这次网络会议,以便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人类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等理论角度对“中巴命运共同体”进行深入研究,也是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友好发展积累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此次“中巴建交70周年网络学术会议”会议由两部分组成,工作语言是英语。

第一场是“庆祝中巴建交70年主题发言”部分,主题分别是(1)中巴关系发展和展望、(2)中巴经济、社会和人文等发展和(3)中巴关系与世界局势。

该场会议由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勇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海东担任会议主席。


3.jpg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海东

4.png

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黄桂平


5.jpg

四川师范大学张海东副校长(中),吕京教授(右)和李荣教授(左)



在这场会议中,首先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穆克什·哈特瓦尼博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表达了对中国友好的浓浓之情、对中巴友好关系发展的殷殷期待以及对中巴学术和人文交流和合作的美好展望。


7.png

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穆克什·哈特瓦尼博士



他在发言中谈到了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的合作,“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南亚研究中心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已于2020年9月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开展高级别的联合学术活动。从合同签订起,我们一直在共同从事不同的研究活动。”

 关于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愿望等,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举办这次联席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庆祝巴中建交70周年,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对巴中关系的学术认识和理解。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为中巴双方青年学者和学生的发展开辟一条道路。为两国决策者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海东在主旨发言中揭示了此次会议的意义:“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是要牢记两国友好的关系史,就是要继承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传统,就是要发展两国友好的关系历史。牢记和继承,目的在于毋要遗忘;今天我们的聚会或者今后的再会,就在于实现这一目的。继承和发展, 目的在于从受益于我们两国友好的历史并发展这一友好历史;今天由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和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就在于实现这一目的,中巴两国的学者将从学术的角度探讨和总结两国友好关系的人文真谛,将共同研究对中巴友好关系的继续发展大有裨益的宝贵学术经验。”

同时张海东副校长的讲话也总结了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一起为“中巴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努力:“近年来,在中巴友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在中巴两国友好关系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和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建了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和巴基斯坦佩德罗海军学校合建了佩德罗中学孔子课堂,极大地满足了巴基斯坦南部民众对汉语学习和对中华文化了解的需要。2019年2月18日,信德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合作的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和佩特罗中学孔子课堂在信德大学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巴文化演出活动。2020年6月信德大学与四川师范大学签署了两校框架性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2020年9月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签订了人文合作研究协议。”

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前中央联合秘书巴亚泽德·布哈努拉·卡西先生的发言回顾了中巴友好的历史,并对中巴友好前景做了美好的憧憬。


8.png

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前中央联合秘书巴亚泽德·布哈努拉·卡西先生



9.jpg

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修光敏博士



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修光敏博士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会议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吕京教授在致谢发言中表达了对参会的中巴政府官员、发言专家和学者以及所有此次网络会议的中巴参会者表达了真挚和真诚的谢意,并祝愿此次学术会议获得圆满和成功。


1.jpg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吕京


会议的第二场是“学术论文交流”,主题是:中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巴社会的文化纽带、巴基斯坦的汉语学习、中巴视角的中巴外交关系、中巴经济走廊等。

 该场学术会议的主持人是信德大学远东与东南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穆克什·哈特瓦尼博士,会议主席是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沙伯博士。



2.png

 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沙伯博士


会议发言者共有9人,主要内容如下:

伊什拉特·阿夫尚·阿巴斯博士的《中巴友好关系稳定的本质》、安高乐的《中巴共同体建设和共同合作互助》、索尼亚·纳西卜的《巴基斯坦和中国:探索长期外交关系的新途径》、黄桂平的《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性》、马征和贾拉勒·博希尔的《中巴经济走廊与区域发展:对俾路支省南部和发展项目的评价》、赛义德·艾哈迈德·里德博士的《中巴经济走廊:信德省基础设施建设》、泽山·赛义夫·查达尔的《巴中关系:公共外交的影响》、张雪培的《电影和作为民族文化代表的电影: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评价》、李勇的《论汉语作为外语在当今巴基斯坦的人文资源整合作用——以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为例》等9篇论文从国际关系、区域政治经济理论、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化认知、中巴跨文化交流和交际、人类学、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等理论和学术角度探讨了“中巴命运共同体”蕴含的巴基斯坦社会发展、中巴经济走廊、汉语教育教学、中巴关系现状和发展、巴基斯坦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等等内容。


3.jpg

会议第2场  四川师范大学线下情景


4.png

会议第2场  四川师范大学情景


5.jpg

安高乐副研究员


6.png

赛义德·艾哈迈德·里德助理教授


7.png

旁遮普大学在读中国博士生马征


8.png

旁遮普大学在读中国博士生张雪培


根据会议计划,上述参会者的论文在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章后,将结集以中英文的形式分别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出版,以达到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的两个中心进行高级别人文合作研究的目的,也促进和提高中巴两国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对“中巴命运共同体”若干内容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探索。

本次“中巴建交70周年网络学术会议”得到了国际交流合作处和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会议的顺利召开,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师范大学和信德大学的高级别人文合作研究的进行,也为“中巴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撰稿:李勇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