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布提:开拓中非合作新路径
2025年3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京教授接受区域国别方向研究生梁森全访谈。
梁森全:吕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访谈。我们注意到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从筹建到成立,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该中心的执行主任,您能否具体谈谈学校在政策、资源、团队搭建等方面提供了哪些关键支持?特别是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校领导对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吕京:学校领导对吉布提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学校书记、校长多次强调,成立吉布提研究中心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研究中心筹备阶段,学校党委副书记、吉布提研究中心主任张海东亲自组织跨学科团队,协调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孔子学院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及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为研究中心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学校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方便我们开展实地调研、学术交流、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同时,为了加强与吉布提当地的合作,学校领导积极推动与吉布提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今年2月17日学校党委书记郭勇亲自与有关领导共同为吉布提研究中心揭牌。郭书记希望我们以吉布提研究中心为平台,不仅要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要培养一批精通吉布提国情、熟悉国际合作的专业人才,为深化中吉友好合作贡献川师力量。在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对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梁森全:您提到学校特别重视跨学科团队建设,尤其是语言学科的支持。吉布提作为法语国家,同时东非地区英语通用,我校的英法双语优势如何助力研究中心在“中非合作新路径”探索中发挥作用?
吕京:这一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吉两国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成果,更是两国友谊不断深化的有力见证。在过去,中国西部地区对东非的研究相对薄弱,吉布提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好“补短板”。而我校的英语和法语专业优势显著,吉布提主要语言是法语,东非多数国家通用英语,这为我们开展研究以及与当地交流提供了坚实的语言人才保障。我们期望通过中心的不懈努力,能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文化、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梁森全:的确,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础,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那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世界各国可以从吉布提的外交实践中学到哪些宝贵经验呢?
吕京教授:吉布提的外交模式很值得研究和借鉴。尽管它是一个小国,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成功地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通过灵活的外交策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这启示我们,外交活动中,不论国家大小,都要精准把握自身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和平、合作、共赢为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吉布提在外交上的务实与灵活,为中国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梁森全:这种灵活务实的外交智慧,确实值得学习。而谈到发展,中国尤其是四川在脱贫攻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吉布提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可以从四川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灵感?
吕京:四川在脱贫攻坚历程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比如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等。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分享给吉布提,帮助他们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实现社会进步。我们也诚挚欢迎吉布提的朋友们到四川实地考察交流,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这样更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好情谊。
梁森全:从语言到外交,再到发展经验,研究中心已经搭建了多元合作框架。展望未来,中心将如何进一步拓展这些成果,特别是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
吕京:未来,我们吉布提研究中心将从多个维度发力。学术研究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化对吉布提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在服务社会方面,为中国企业赴吉布提投资兴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积极推动中吉教育合作项目,为两国培养更多了解彼此文化、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此外,我们还计划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展览、民俗交流等,增进两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让中吉友谊更加深厚持久。
中吉合作的种子已在川师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相信通过吉布提研究中心的深耕细作,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友谊之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聚焦吉布提、联通中非的新路径,谱写共建“一带一路”的动人篇章。
撰稿:梁森全
初审:李荣
终审:吕京
编辑:管理员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