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师生访谈(三)
时间:2025-03-22 09:00:00   来源: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查看:83

解码吉布提“平衡外交” 智慧与“战略对冲”经验

 

2025年3月21日,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京接受区域国别研究方向研究生吴洋访

 

吴洋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访我们知道,当前区域国别学正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在此大背景下从事吉布提研究当代价值和历史使命?

吕京您好!感谢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区域国别学正是回应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载体。作为交叉学科,它既要深耕国别历史文化,又要把握现实战略需求。吉布提由于其关键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全球地缘政治的显微镜它浓缩了大国竞争、非洲之角安全、国际航道治理等核心议题。四川师范大学成立吉布提研究中心的使命,正是通过这个小切口,解码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创造性地维护主权、发展经济。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西方规则碰撞的今天,吉布提的研究实践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可供解剖的样本,也为区域国别研究贡献了非西方视角

 

吴洋:您刚才提到,吉布提国土面积虽小,却坐拥“兵家必争”的地理位置。按照常理,吉布提应该是被各大国争夺蚕食的重点对象,而事实上,它却同时和平容纳了中、美、法、日等多国的军事基地,那么吉布提是如何做到将这种“被争夺的困境”转化为“平衡外交的垫脚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呢?

吕京:四两拨千斤,方寸锁乾坤,这就是吉布提外交的智慧所在。吉布提擅长利用其关键的地缘战略价值,并将它巧妙转化为本国的外交资本,促进本国发展。首先,该国利用红海与亚丁湾交汇处的地理优势,通过向多国提供军事基地租赁服务,例如美国莱蒙尼尔军营、中国保障基地等,年获得超2亿美元收入,既满足了自身经济需求,又为各国提供了战略支点。其次,吉布提坚持不选边站的中立政策,明确禁止外国基地介入地区国家间冲突,所驻基地用途限于反恐、护航等国际公共安全领域,确保军事存在服务于地区安全而非对抗。另外,吉布提通过2035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吸引外资建设多哈雷港、亚吉铁路等关键基础设施,将自身打造成东非物流枢纽同时,吉布提积极调解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矛盾、为南苏丹提供石油出口通道,以地区调解员的角色为其增强话语权。这种以经济合作为纽带、军事存在为筹码、区域安全治理为依托的立体外交,使吉布提在列强博弈的过程中实现了被争夺被需求的转化。这种独特的小国 平衡外交智慧以及战略对冲经验广大发展中国家外交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

 

吴洋是的,如您所说,吉布提擅长外交上的平衡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承受了一定的风险和代价。在大国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吉布提允许中、美、法、日等多国军事基地共存,这种外交模式,是维持平衡的妙招,还是可能引发矛盾的隐患?吉布提能否依靠这种外交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吕京:确实,吉布提的平衡外交策略在国际竞争中利弊并存,但总体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中心将持续深化对吉布提的研究,做到取其利去其弊。一方面,这种模式推动吉布提经济年均增长6%,中国建设的多哈雷港吞吐量较2015年增长3倍,美国投资的国际机场年旅客量突破120万人次,使其成为非洲之角的物流中心。另外,通过将外国军事力量限制在反海盗、反恐等非冲突领域,吉布提成功避免成为第二个叙利亚。另一方面,潜在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大国的竞争和矛盾可能突破吉布提的可控范围,如2022年美国怀疑中国港口项目有军事用途,引发了外交风波;其次,吉布提过度依赖外部投资导致经济结构性失衡,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65%,工业基础薄弱;再者,军事基地集中使吉布提成为网络攻击、情报渗透的高危区域。从可持续性看,目前吉布提正尝试从地理枢纽向规则制定者转型,其牵头成立的红海安全走廊已吸引14国参与,但仍需持续平衡各方利益。总体而言,吉布提的平衡外交模式仍具有重大的参考与剖析价值,而其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吉布提能否将其地缘优势转化为制度性话语权。

 

吴洋:那么最后,川师吉布提研究中心作为观察中吉合作的窗口,未来将如何助力传播吉布提的“平衡外交”智慧与“战略对冲”经验,使之成为更多国家可供借鉴的普遍外交模式,从而推动全球和平发展呢?

吕京: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数字化浪潮下,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或可聚焦文化纽带,以四川特色文化赋能吉布提外交经验的全球传播。首先可立足川师教学特色,通过川师吉布提孔子学院培养熟悉非洲事务、具有国际视野的语言人才,解码吉布提平衡外交逻辑并向世界推广。另外,可结合成都的三星堆、川剧、熊猫、都江堰等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创势能,打造中吉特色融合的文化产品,融入吉布提外交经验智慧、游牧史诗红海航运数据等等。从而将吉布提外交哲学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呈现给“在成都街头走走的世界人民”,吉布提在数字浪潮中传播小国生存指南促进世界对吉布提的了解与合作,形成“吉布提人民与成都交流,成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传播模式。这既是川师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精神的践行,更是新时代区域国别研究学者的家国情怀。这种中吉双方“山海对话”的文化实践,本质是让世界看到真正的和平发展不在选边站队,而在于以包容调和文明差异,将大国博弈变成共生多赢吉布提正如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坚信立足吉布提、深耕区域国别,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川师方案

 

吴洋:好的!谢吕教授接受本次访

吕京:从茶马古道到数字驼队,从杜甫草堂到亚丁湾畔,四川师范大学吉布提研究中心正在努力续写新的文明对话篇章谢谢大家!

 

撰稿:吴洋

初审:李荣

终审:吕京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