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研究员参加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七届年会
时间:2025-11-04 10:21:26   来源: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查看:12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七届年会在浙江工业大学顺利举办。

本届年会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以下简称“高盟”)主办,浙江工业大学承办。来自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50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构建路径。

年会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先生提出的“实用、实践、实证的区域国别学”为总主题,下设三个子主题,即: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价值与应用场景:“路”与“车”;区域国别学的田野调查:交叉在地与两头落地。 

年会开幕式上,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等分别致辞。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翟崑以“区域国别学建设三周年——进展、挑战与发展方向”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强调区域国别学应统筹发挥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三位一体”作用。

在引领性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高盟名誉理事长钱乘旦以“区域国别学的方法论:一点想法”为题,深入浅出阐述了区域国别学学科的方法论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高盟顾问委员会主席杨洁勉研究员以“服务定任务,智库兴任务”为题,强调区域国别学学界应自觉有效服务国家外交,并加强中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高盟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林以“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价值与应用场景:‘路’与‘车’”为题,阐述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切涉外工作的基本知识工具,可以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际传播、企业出海、城市国际化发展等具体领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以“两头能落地、中间挑得起:由来、内涵、意义”为题,阐述了区域国别学要“两头落地”,真正成为经世济用之学。

年会设置五场圆桌论坛和十六个平行分论坛。圆桌论坛分别围绕“区域国别学赋能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区域国别学赋能国际传播——中国故事的区域化表达与分众化表达”“区域国别学赋能企业出海——从中国企业‘走出去’到‘走进去’”“区域国别学如何开展田野调查——与其他学科田野调查的同与异”“作为本科专业的区域国别学——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区域国别学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建议。200余位学者围绕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科史、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区域国别学部分框架性二级学科、人工智能与区域国别学构建等展开热烈研讨。

在本届年会上,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预发布了服务区域国别研究的数字基础设施,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区域国别学百家讲堂”,助力区域国别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盟与上述两家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中国区域国别学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年会预告了创新型人才证书研制计划,旨在为中国与外部世界高质量互动,尤其是为广大企业出海、构建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强大专门化人才与智力支撑。

我院执行院长吕京参加年会,并在平行分论坛(七)作报告“非洲之角国家发展:挑战与突破”。

 

撰稿:管理员

初审:李荣

终审:吕京

编辑:管理员